目前分類:歷史文化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於1922年的許家村29號是許家村保存最完整的古厝,建造者可能為了炫耀財富或者社會地位,大厝的門樓過水亭採用昔日官府或廟宇才有的屋脊燕尾翹,並在門面的裝飾類似廟宇風格,這在澎湖是非常少見的,據說古厝內的壁畫拼磚也都精細華麗是一座值得細細品味的古厝。但是現在宅院大門深鎖早已無人居住,古厝老態已現日子一久恐有崩壞之虞。這樣寶貴的文化資產,現在不馬上展開維護,難道要等到如同「進士第」一樣完全崩塌了才來重建嗎?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本島的玄武岩分布並不多,但日治時期台灣西南海岸史前遺址上卻出土了大量的玄武岩石器,從何而來一直是待解的謎團。美國哈佛人類學博士臧振華教授於1983年在澎湖七美島發現了南港遺址,即推測此為史前石器製造場遺址。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施琅在1683年澎湖海戰大敗明鄭固守澎湖的劉國軒(劉遁走吼門水道逃回台灣),後鄭克塽率東寧王國臣民降清,台澎入清版圖。施琅為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刻有「靖台碑」以及「靖海將軍侯施公功德碑」(現存台南大天后宮)來自述攻台的始未。

文章標籤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84年清法戰爭,法國提督孤拔(AdmiralCourber)隔年率兵攻打基隆、淡水(還在這裡吃了歐美國家打中國的唯一敗仗)後轉打澎湖,法軍避 過澎湖砲台由嵵裡沙灘登陸並佔領整個澎湖。但孤拔將軍卻水土不服病逝於澎湖(有一說是法軍又進攻浙江鎮海海口,清軍進行猛烈反擊,孤拔重傷不治),同時也 有三四百名士兵死亡。根據日本政府最新公佈的檔案,無疑他們都是葬在此孤拔記念碑後的「鬼仔山」高地(即為現在的羽球館及部份中正國小校地),是因為日軍 要整地作為陸軍操兵場才將之整個遷往風櫃蛇頭山現址。現在羽球館外只剩此碑可以讓後人追憶,但小弟的考證卻和碑文略有不同,請對澎湖歷史有研究的文史老師 能惠于指導。

  法國孤拔紀念碑  

文章標籤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代昭和2年(1927)澎湖廳為供應馬公居民自來水,在地下水源豐沛的紅木埕(紅毛城)海邊開鑿六口深水井,每井深150公尺,依次從第一號到第六號以隧道相通並用以儲水。各井在其上設置抽水馬達,以八吋鐵管輸送到位於水源路停車場的水塔(位於現在一信總社旁,已於1991年拆除)再供應全馬公市的居民使用。此地則稱為馬公第一水源地(後來為了因應水資源需求增加,而開發了其他的水源地。第二水源地在文澳,第三水源地在第一賓館附近,該地的千噸水塔已被列為馬公市歷史建築)。馬公市水源路因通往這六口深水井的所在位置馬公第一水源地而得名,而現今的自來水公司前身為日治時期的馬公街水道事務所,而存於三官殿前的深水井經比對應為第四號井,這當然是已經廢棄不用了,但不知其他各井現在最否存留??最最令人好奇的是各井相通的儲水隧道如今是否安在??時至今日還能下探通過嗎??...基於對日本人工程品質的信任,我絕對相信這些隧道一定還在也還能通過,只是已是在你我無法探尋的地底下長眠了。

(上文更正:圖中六井其實是二號至七號,並無編號一號的井,是什麼緣故尚需考證。)

文章標籤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較於早已不復見的澎湖電報局,建於1926年日治時期的澎湖郵便局便保存完整。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二崁是台灣第一個以聚落型態保存的閩南式古厝群,在這裡可以領略澎湖昔時宅第之美與生活方式。聚落宅第以傳統梳式排列,各自擁有私有空間,厝身中央為「廳」,右左為「房」,兩邊往前伸出的護龍稱「間(仔)」(即一落二櫸或一落四櫸)。而厝身和護龍之間的「戶巷」連通每戶成為建築群的橫軸線,是觀賞古厝最為精彩之處。前廳是男人議事或接待來客奉茶之處,家中兒孫和婦孺則利用戶巷通道相招在巷內外嬉戲或三姑六婆串門子話家常,鄰舍親戚間之交流頻繁,小小戶巷竟成維繫情感和社區參與的重要場域,……到了現在,更是很多老一輩澎湖人孩童時期最鮮明的共同記憶。

子孫巷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04年日本政府為進行城市現代化,拆除媽宮城南面約近40​0公尺城牆,即今和田飯店到順承門段,並以拆城土方和石材進行築​港工程(故今澎湖故事妻附近昔名為「築港」),圖中現在的中山路​就是城牆遺址。很慶幸日本人留下了很有特色的順承門供後人藉以懷​想昔日媽宮城的景況。不過中山路如能改名為「即敘路」或「迎薰路​」可能更能將媽宮城事典傳予後世。

媽宮古城中山路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軍在馬公港金龜頭東側建了海軍集會所,出順承門到集會所的通路即稱「集會所通」。這條小道林木扶疏幽靜宜人,直到70年代仍是民眾情侶散步的好地方,故稱「情人道」。但在軍方佔用後現早已變成雜草一片,且在興築南甲園及順承門與港區間圍牆時更把它完全封死了。…情人道猶在,甚至還保持了「集會所通」的原樣,但卻漸漸為澎湖人所遺忘。

集會所通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媽宮1887建城之時,同時興建了防衛媽宮城的砲台五座。其中西嶼西台、西嶼東台、金龜頭砲台及拱北砲台皆已列入國定古蹟之林,唯有東城砲台因已無留下任何殘跡已漸被人遺忘,有少數媽宮城簡介竟也只記載前列四座砲台而已。「東城砲台」是和城牆共構的,日本人拆城牆築港,砲台當然也就無跡可尋。圖右「望安茶房」據考證為該砲台遺址。

東城砲台遺址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宮城內除了中央街是因船隻靠港至四眼井補給淡水而自然形成市集外,在媽宮建城後東北角的朝陽門是通往澎湖島上其他地區的最主要出入口,在城內也因而此自然形成了市集商街,即為現東北西南向的一小段重慶街。城內人們經過重慶街出朝陽門走新生路再經五里亭至文澳澎南、走中華路經紅毛城至東衛湖西、走光復路到西衛或再接文光路到後堀潭。

重慶老街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媽宮舊城牆北邊不是沿著民生路建的,而是從「胖達」旁出來繞過車站南邊(北辰門遺址)順著這條小巷切過中正路一龍車行和郵局中間(小巷)在范大媽鞋店附近才與民生路合而為一,然後在光復、重慶、新生、三民路口接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朝陽門」,再沿三民路下民福路。為什麼媽宮城不蓋方方正正呢!?...原來築城當時現在羽球館附近即是昔稱「鬼仔山」的亂葬崗小山丘,城牆建到觀音亭附近開始往南凹順地勢繞過此山是理所當然的。

媽宮城遺址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天后宮一百籤」除了創始本廟澎湖天后宮外,據稱台灣方面有台南大天后宮、鹿港天后宮 、台北關渡宮等眾多廟宇均採用此本籤詩,我們或可以籤詩之採用來辨識寺廟文化之傳承或是道教派別吧!?澎湖天后宮早已停止採用籤筒,改採投幣式的電動籤詩機了。一個擁有四百年歷史,也有出自本廟廣為流傳之籤詩集的古老廟宇,沒能再採用傳統的籤筒及籤詩掛牆,…這個,總是令人遺憾。(圖為澎湖天后宮多年未再使用的籤詩掛牆,籤詩紙仍在,有趣的是第一首籤王早已被人抽光光了!!)

澎湖天后宮一百籤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澎湖冬季風大,除了屋舍村落多建於低窪避風處、農作以老石堆起宅岸擋風外就是四處可見的石敢當用以鎮風止煞。位於白沙後寮威靈宮前的「 魑(ㄔ)魅(ㄇㄟˋ)魍(ㄨㄤˇ )魎(ㄌㄧㄤˇ)」碑為全台最大石敢當,立於清道光22年(1842),前往通樑跨海大橋遊玩之前值得順道一探。

魑魅魍魎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攝自「走尋媽宮城」的「澎湖廳總鎮衙門」東西轅門舊照片。「澎湖廳總鎮衙門」建成於1888年,日治後也作為日本的「澎湖廳舍」直到1935年。拆除時將門前之兩石獅移到觀音亭,至今尚在。總鎮衙門的遺址大門為現在正在改建的合作金庫,北到郵局一帶,佔地很廣。

澎湖廳總鎮衙門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5年3/23,日本陸軍「混成支隊」登陸湖西鄉龍門裡正角,隔天即攻入媽宮城佔領澎湖,目的就是以此來要脅當時正在與之談和的清國政府。果然雙方在4/17即簽定割讓台澎的「馬關條約」。日軍後來在登陸處豎立石碑「日本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為記。此碑在國民黨軍入澎後被磨平改刻為「臺灣光復紀念碑」。因欠缺維護,此百年石碑曾被棄置一旁,原地另蓋一座小廟。但相關單位(澎管處?)重新整修此區時竟棄原碑不用,另建仿製新碑,反而把原碑立於一旁,……小弟我,想破頭也想不透這是什麼道理??

混成支隊登陸紀念碑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金龜頭下方延伸入海的鐵鍊。清朝繪製清法戰爭地圖中有畫出一條從這裡連接風櫃蛇頭山的封鎖線,故是有可能是清朝所興建的封港設施,法軍攻澎湖據說也曾切斷了條用來攔港的鐵鍊。但這條現有的鐵鍊是不是已有百餘年歷史實在有待商榷,因為國軍也曾建立馬公港封鎖線防止共軍潛水艇來擊,鐵鍊下有鐵網,在夜晚拉起來形成阻隔。小弟依其基座為水泥材料研判,應是後者才是正確吧!?(按:本人另有一張文史工作者高啟進老師所拍蛇頭山端的鍊條,但經實地前往查勘,並無所獲。)

 

P1130279.JPG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忠烈祠遺址是日治時期1928年建的澎湖神社,戰後國民政府將之改為忠烈祠,1981年再遷建於現址。原址僅留一石碑供人憑弔,但位於樹叢中不甚明顯,似已漸漸被人遺忘。等到有一天都沒有人去注意到它時,不知不覺忽就被鏟平了也是很自然的事。

澎湖忠烈祠

澎湖神社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大概只有澎湖有「餌砲」這種東東,這是二次大戰期間日軍為了引誘美軍轟炸機投彈的另類軍事設施。澎湖共有二座,一座稱「西嶼餌砲」在外垵草原高地,二次大戰期間因附近有非常多的日軍砲陣地而設置,「五德餌飽」則是鄰近五德機場。同樣是餌砲,命運卻大不同,前者早就被列為澎湖歷史建築成為保護的對象,後者可能是因淹沒在雜草樹叢中(如圖)而無人聞問。(不要問我地點在哪裡,您找得到就自個找,找不到就算了!!)

五德餌跑P1240074.JPG


大鍋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